Software Builders’ Night 係我喺 Google Developer Group 搞嘅第一個活動,有一個長遠目標及與別不同嘅實踐方式,名符其實係「我推的活動」。

正所謂「已所不欲,勿施於人」,我搞嘅活動希望至少自己是滿意的。

十年以嚟,我用 Audience、Organizer、Speaker 身份參加過不同大大小小嘅 Event 例如 RISE、Cloud Summit、Show me the code、HKOSCon、Web Submit、DevFest… 等等,每個身份體驗我都有思考各種各類的期望。

今次搞 Software Builders’ Night 就係要滿足哂三個身份嘅期望。

Audience

  • 希望門票是免費的
  • 希望可以即時問下啲唔明嘅內容
  • 希望知道點樣先可以成為 Speaker,究竟係咪靠關係
  • 希望知道搞呢類型嘅 Event 有咩要考慮
  • 希望知道幾時會有下次
  • 希望時間唔好係星期五、六、日- 希望有嘢學、拎得走、識到新朋友
  • 希望可以拎到份 Presentation Slide
  • 希望獲得一啲職業上的方向及發展心得

Speaker

  • 希望主辦方會有錄影
  • 希望主辦方有一個 Public Portfolio Reference
  • 希望可能遇到不同 Domain 嘅人一齊討論相近問題
  • 希望 Presentation Slides 準備得有價值
  • 希望可以獲得動力推動自己深入研究
  • 希望可以收集 Audience 意見檢討
  • 希望可以與 Audience 有時間交流

Organizer

  • 希望可以貫徹 Event 目標
  • 希望可以透過以往 Event 目標質素及人數搵到同路 Sponsor (場地 / Refreshment / SWAG)
  • 希望不斷搵到新高手做 Speaker
  • 希望可以全院滿座- 希望免費門票都會有高成數出席率
  • 希望可以有 words of mouth 見到人聯朋結隊咁一齊參加

以上係我有嘅期望,而總結後得出圖中三個結構性元素必須於 Software Builders’ Night 實踐。

  1. Transparent Operations
  2. Community Driven
  3. Mutual Growth Driven

Transparent Operations

在設計上利用 GitHub 平台將所有流程透明及公開地進行包括 Organizer Handbook、Speaker Onboarding、Talks Submission、Panel Discussion Title。

Community Driven

根據 Community 在 GitHub 上的 Reaction 去排 Priority。同時也歡迎任何人的 Pull Request Contribution 及其它 Event 參考我們的 Model 進行 Fork。

Mutual Growth Driven

我鼓勵 Audience 或 Speaker 之間可以有 pre-talk discussion / post-talk discussion 亦是在 GitHub 上進行,也會為 Speaker 在分享後收集 匿名 Audience Feedbacks 去協助 Speaker 成長。

總語

以技術會友係我一直想做嘅事,但如何建立一個系統有效率地做得好及處理 Scalability 問題更是我一直希望能透過設計去解決。最後希望參與這個 Software Builders’ Night 的朋友可以有以下體驗:

聽君一席話,勝做十連 Search!

今次小試牛刀,座位有限,你報咗名未